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回复: 0

击败“不死的癌症”,妹妹的大学啊姐姐的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5 18: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古城西安,是全国重点大学。2008年6月26日上午,该校人文学院举行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旁听生”秦莉和该校信息工程学院毕业生秦艳成了“明星”,甫一登场就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还有朵朵晶莹的泪花。
     秦莉和秦艳是一对亲姐妹,来自内蒙古。7岁那年,秦莉患上“不死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命运为她关上了求学的大门。秦莉断断续续治疗10年后也没康复,秦艳心存怜悯,用所学知识来“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秦莉。就这样,秦莉从小学“读”到初中、高中,只用了4年多时间。
     秦艳去西安读大学后不久,更大的不幸再次降临:负责照顾秦莉的母亲因小诊所医生输错了液而猝然离开了人世……考虑到父亲腿有残疾,秦艳毅然推着轮椅,带着姐姐上大学!更令人称奇的是,秦莉不仅在大学校园里圆了作家梦,还击败了病魔,得以迈开双腿步入新的人生!
     姐姐罹患“不死的癌症”,妹妹苦学“反哺”情深几许
     秦莉的不幸,始于1989年5月初。那天,病魔突然袭来,让她两条胳膊和两条腿上的关节疼痛起来。
     秦莉出生于1982年,家住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元山子乡。妹妹秦艳出生于1986年。也许是上苍有意“考验”秦莉姐妹俩,父亲秦业柱因从小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肌肉萎缩行动不便。母亲章维萍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依靠几亩薄田里产出的粮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秦莉自懂事后,就抢着做家务。待秦艳出生后,秦莉帮助妈妈照看妹妹,最显著的效果就是秦艳牙牙学语及蹒跚学步比同龄的孩子早。
     病来如山倒,秦莉舍不得去医院治疗,总是咬牙硬撑着。章维萍心疼得直掉眼泪,先后用毛巾给她热敷,继而买些膏药给她贴上,可效果却不明显。
     很快到了入学年龄,秦莉的病情却加重了。章维萍将她背到察右中旗医院,医生诊断她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建议去大医院治疗。医生告诉章维萍,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身体免疫系统疾病,致残率高达80%。
     秦业柱闻讯后,拖着一条残腿赶到了医院,急切地问医生:“我女儿的病是我遗传的吗?”医生说,受凉、潮湿、劳累和营养不良等都会诱发这种病。
     随后,章维萍和秦业柱带着秦莉来到呼和浩特,住进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治疗大半年后,秦莉不仅花光了家里的上千元积蓄,还让父母背上了不少债务。她的病情有所缓解,父母带她回家,继续服用药物,盼着能尽快康复去学校上课。然而,所有的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很快到了1991年8月,村里的小学不肯接受她这么一个患病女孩。就这样,她错过了读书的机会。
     每天早晚,秦莉从家门口看到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走过,联想到自己的悲惨处境,就哭着在地上打滚,要父母送自己去上学……
     秦艳每次听到哭声后,都会出现在秦莉面前,伸出一双小手拭去她眼角的泪水,说:“姐姐别哭,等我长大后挣很多钱,治好你的病。”秦莉点头说:“好妹妹,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你答应姐姐今后用心读书吧。”说完,姐妹俩伸手拉起了钩……
     到了1994年底,秦莉的腕、肩、趾、踝及膝等关节均变得僵硬,伴之以骨质增生。锥心般的疼痛将她折磨得苦不堪言,她只得蜷缩在床上,每天都要服用止痛片。当地医生建议放弃治疗。
     秦业柱不相信女儿的病没治了,他让妻子留在家里照顾好秦莉,自己来到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茶坊附近的小煤窑上打杂,每天能挣20元左右。每到月底领到血汗钱后,他当即汇回家作为秦莉的医药费……
     1999年春节后,秦莉已年满17周岁了,而秦艳已在察右中旗第一中学读初一了,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然而后面几年的学杂费成了问题。就在这时,“广东草原爱心团”这一民间慈善组织准备在察右中旗资助一批贫困生。学校领导考虑到秦艳的家庭情况特殊,联系上“广东草原爱心团”成员陈松涛。陈松涛当即拿出6000余元善款,并表示一直资助到秦艳踏入大学校门。
     妹妹的进步,让秦莉在感到高兴的同时,心里涌起阵阵酸楚的滋味。“我成年累月地躺在床上,每天靠听收音机打发难熬的时光,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想到这里,秦莉竟然萌发了自杀的念头,可她手持剪刀,竟然连割破手腕的力气都没有!
     目睹这一幕,秦艳哭着从姐姐手里抢过剪刀,然后说:“姐姐,你可以自学,我来教你吧!”她还以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故事为例,告诉姐姐:“只有走读书这条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后,秦艳找出全套的小学课本,在姐姐面前扮演起“小老师”的角色。她发现家里有一块现成的小木板,刷上黑漆就变成了黑板。她从教室里捡些粉笔头带回家,又用树枝做成教鞭,这样,家就成了教室。
     秦艳白天在学校里认真学习,课间也不休息,连上厕所都跑步前进。晚上回到家,她完成作业后,从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起。秦莉跟在妹妹的后面,不停地读呀写呀。秦莉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坐在床上温习功课。对于妹妹布置的作业,她都会不折不扣地完成。然而,每写一个字,对她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她要用变了形的手指夹住笔,然后用肩膀抵住笔杆,将全身的力气都倾注到笔端,这样才能将字写好。她每做好一道作业题,手上就会磨出几个血泡……
     尽管困难重重,但秦莉还是被书中颇有趣味的文字和数字深深吸引住了。她仅用半个多月,就“啃”下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还背完了《小学生汉语学习词典》。紧接着,她捧起了三年级课本……
     在秦艳的热心辅导下,秦莉用了4年多时间,“读”完了小学到初中、高中的各门课程。
     在帮扶过程中,为了“检验”姐姐的学习效果,秦艳还特地从学校带回各科单元测验及期中、期末考试试卷,让秦莉完成。令秦艳吃惊的是,秦莉的成绩相当于优等生,并不比自己逊色多少!
     秦艳的辅导让秦莉的成绩突飞猛进,秦艳受到激励,姐妹俩齐头并进,谁也不甘落后,深夜谁也不肯先上床休息。章维萍和秦业柱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2004年阳春三月,秦艳骄傲地宣布:“姐姐,你已经高中毕业了!”说到这里,她长叹一声,“可惜你没有参加高考的机会,不然,重点大学的门肯定会向你敞开的。”秦莉笑着安慰妹妹:“没关系的,你快要参加高考了,你如果考上重点大学的话,我就心满意足了。”
     随后,秦莉不忍心占用妹妹高考复习的宝贵时间,自己独自阅读《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文学名著,并开始进行小说创作,梦想着能成为像张海迪那样的作家。于是,她有了自己的座右铭:“厄运把苦难给了我,但我还是要活出人生的滋味!”
     妈妈“走”了带着姐姐读大学,“旁听生”亦是亮丽的风景线
     到了2004年8月,秦艳以567分的高考成绩,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录取。然而,4年读大学的费用累计起来是一笔可观的数字。秦艳到西安后,申请到了每年6000元的助学贷款,算是交齐了学杂费。随后,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贴补生活费。待自己“稳定”下来后,她牵挂着留在老家的秦莉。因家里没装电话,也没有手机,秦艳只得动笔写信给秦莉,向她描绘了崭新的大学校园生活,并表示自己毕业后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带她去治病!
     2004年11月底,秦艳收到秦莉的回信,这才知道,妈妈准备带着姐姐去呼和浩特做钟点工,一家三口团聚在一起,也多了一份收入供秦艳读大学。
     没多久,秦艳收到姐姐的信:“我坐上了轮椅,是父亲花80元钱从收废品的人手里买来的;有轮椅相伴,我可以自由地‘走’出所租住的平房晒太阳、看外面的风景了,而妈妈就可以安心地给附近的几户人家做钟点工,每月可增加500多元的收入……”
     秦艳给姐姐寄去了《大学语文》、《文学概论》等教材,并在信中鼓励她自学大学课程,争取早日闯入文学殿堂。
     正当秦莉向新的目标挺进之际,更大的不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
     2005年3月7日中午,章维萍突然喊“肚子疼”,秦莉坐着轮椅陪同妈妈来到附近的小诊所打点滴。没想到,医生将青霉素当作氯霉素了,结果输液仅10分钟章维萍就昏迷不醒了。120救护车迅速赶来,将章维萍送进附近的红十字医院,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死亡原因是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而引起心肌梗死。小诊所的医生据此咬定章维萍是心脏病复发,只愿给1500元了结此事。秦莉和妹妹以及父亲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根本没想到向卫生局投诉或者去法院打官司。
     料理完章维萍的后事,秦艳强忍着悲痛回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业柱继续打工,秦莉一个人独自留守在租住屋内。她怎么也不相信妈妈真的“走”了……
     每天晚上,秦业柱下班回到租住屋,先是暗自垂泪一番,继而洗衣做饭,给女儿擦洗身体、按摩关节……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啊。
     很快到了2005年5月初,秦莉终于从丧母之痛中走了出来,她猛然醒悟:自己再也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了!于是,她动笔写起了长篇小说《风中的一枚绿叶》,反映一个在内蒙古贫困山区长大的女孩因渴求知识而走出山区,在上海屋檐下改变命运的故事。她每天从早晨6点一直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根本感觉不到劳累和饥渴。
     经过两个多月的笔耕,秦莉终于完成了3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这时,她的头脑里闪出一个念头:让这部小说正式出版,向世人证明,自己的精神支柱并没有被病魔击垮!她试着打电话联系呼和浩特、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多家出版社,得知可以帮她出版小说,前提条件是她必须拿出10万元的费用。
     急火攻心之下,秦莉的病情又加重了,出现了尿血、排尿困难等症状。这时,秦艳恰巧放暑假回来了,发现姐姐的身体出现了异常,要带她去医院治疗,可秦业柱根本拿不出钱来。
     无奈之下,秦艳拨通了曾资助她读完高中的“广东草原爱心团”成员陈松涛的电话,哭着讲述了姐姐的不幸遭遇。很快,秦莉收到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总编、“广东草原爱心团”团长张宇航的3000元汇款。秦艳随即带着秦莉去当地医院治疗,很快就将病情控制住了。
     转眼到了2006年春节,秦莉仍倚在床上修改自己的小说,累了就看一会儿秦艳带来的大学教材。此时,秦艳看着姐姐手不释卷的样子,怎么也放心不下。经反复考虑,秦艳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姐姐带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秦艳这一决定遭到了父亲秦业柱和亲友们的一致反对。秦莉虽然对大学校园充满了渴望,却不愿意拖累妹妹。秦艳声泪俱下地说:“姐姐,谁叫我们俩血脉相连的呢?我的大学就是你的大学……我哪忍心将你一个人丢在这里不闻不问……”听到最后,秦莉只得同意了。
     2006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早晨,秦艳从父亲手中接过刚借到的423元钱,带上两个行李箱,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姐姐,踏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
     到西安后,秦艳和秦莉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附近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屋里只有一张用木板搭起的床。由于只有一条薄薄的被子,姐妹俩相拥着在瑟瑟发抖中度过了一个个寒夜。
     秦艳带着姐姐上大学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校园,也感动了许多师生。老师和同学们自发地给她俩送来了被子、衣服,还有电饭煲及锅碗瓢盆等炊具。
     一个双休日,秦艳推着姐姐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逛了个遍。秦莉激动地说:“这里真是太美了,比我想象中的校园还要美,简直就是天堂。”见姐姐分外开心,秦艳说:“你就把校园当作自己的家吧。”
     但是没过多久,秦莉的情绪非常低落,她对秦艳说:“这里是你的大学,不是我的大学。我要回呼和浩特,你送我回去吧。”
     秦艳哪能同意秦莉回去呢?秦莉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坐进教室里听老师上一堂课!秦艳问:“姐姐,你最想听哪一门课?”她说:“哲学。因为哲学是一门教给人智慧的课程。”
     为满足姐姐这个愿望,秦艳费尽周折打听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司汉武的手机,她对秦莉说:“姐姐,司教授的哲学课很受学生欢迎。你打电话给他吧。”秦莉从秦艳手中接过手机,编发了一条短信:“司教授,我是一个坐轮椅的女孩,妹妹是你们学校的学生,我想去听您的课。”很快,她就收到回复:“你过来听吧,我向你表示特别欢迎。”
     此后,秦莉成了司汉武的编外学生。尽管行动不便,甚至连写字都很困难,但她每节课都听得格外认真,而且一字不漏地做笔记。
     在司汉武的帮助下,秦莉被人文学院领导特批为“旁听生”,选修哲学、文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五门课程。
     秦莉“上大学”的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看着姐姐高兴的样子,压在秦艳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挪开了。不过,接下来姐妹俩要面对的是诸多实际困难。
     秦艳学习任务很重,每天清晨5点就得起床,先煮好稀饭,然后帮秦莉梳洗、穿戴整齐。吃完早饭已是6点多钟了,她推着轮椅送秦莉去人文学院的教室里早读,然后再跑进自己的教室里上课。课间休息时,秦艳还得跑进姐姐的教室里,抱她上厕所。中午一到,秦艳又得跑过来,推着姐姐去食堂吃饭。下午放学后,她要推着姐姐回到租住屋里洗衣、做饭……
     秦艳分明是妹妹,却在秦莉面前扮演起了姐姐,甚至是母亲的角色。秦莉心存感激,学习更有动力。她所选修的五门课程的成绩不亚于同班优等生。秦艳为自己拥有这么一个坚强不屈的姐姐而骄傲,她每天早晨推着姐姐去人文学院听课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精神挺立击败病魔,浓浓姐妹情弹奏生命强音
     到了2006年5月,秦莉随着视野的开阔,给自己定下了两大目标:一是让自己的长篇小说《风中的一枚绿叶》出版发行;二是摆脱轮椅的束缚,像正常人那样站立、行走。
     秦艳对此举双手赞成,她说:“姐姐,我相信你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生理上都能站起来!”
     一直牵挂着秦莉和秦艳的“广东草原爱心团”团长张宇航得知姐妹俩的共同追求后,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联系上广州交通集团总经理姜理,送给秦莉一台台式电脑,并给她申请办理了宽带上网,以便于她更好地写作、查阅相关资料。紧接着,他让秦莉将长篇小说书稿寄至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年7月,羊城晚报出版社领导及编辑审阅秦莉的《风中的一枚绿叶》后,认为达到了出版水平,决定免费出版这部小说,稿费以包销2000册图书(注:每册定价20元)的方式相抵。
     两个月后,秦艳推着秦莉去广州参加首发式。拿到油墨飘香的样书,秦莉拿出笔,在扉页上写道:“风且狂,叶更绿,命运且无常,爱心更恒定!——赠给好妹妹秦艳,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
     秦莉和秦艳从广州回到西安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又掀爱心潮!该大学领导决定为秦艳减免今后的学费。校团委和学生会为秦莉组织了专场报告会和签名售书活动。许多大学生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西安市新华书店为秦莉举行了签售活动,许多读者被姐妹俩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
     短短三四个月,秦莉和秦艳就将所包销的图书卖掉大半,姐妹俩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圆了作家梦之后,秦莉决定冲刺下一个目标,那就是治好自己的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秦莉和秦艳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虽然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现在的医疗水平与几年前相比毕竟不可同日而语。姐妹俩利用双休节假日,跑西安市各大医院咨询。专家们一致认为秦莉不宜做手术,但如果坚持有针对性地对关节部位进行锻炼,也有可能创造出奇迹。
     如何行之有效地清除秦莉关节、肌肉和血液中的风湿毒素呢?秦艳买来了一些中成药让她按时服下,还尝试着采用盐疗和拔火罐等方法。每天早晚,秦艳都要把一把粗盐放在锅里炒热,然后用纱布包裹,敷在姐姐病变的关节上,并来回地推熨,少则几十次,多则上百次,直至姐姐感觉到像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刺进肌肉为止。至于拔火罐的方法则更简单了,秦艳把燃烧的纸条放入敞口的玻璃瓶内,迅速扣在秦莉患病的部位,再用手按压,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如果秦莉感觉到盐疗和拔火罐效果不太明显,秦艳则使出狠招——用燃烧的红蜡烛不停地炙烤姐姐的患病部位,直至姐姐高喊:“哎哟,烧得我快受不了了!”
     在治疗过程中,秦艳要求秦莉全神贯注,在心里反复默念着:“我要站起来!我一定要站起来!”治疗结束后,姐妹俩都要相对着大笑几分钟,然后异口同声地高呼:“不向命运低头,迈开大步朝前走!”
     2007年底,秦艳和秦莉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为“校园十大感动人物”。此时,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秦莉竟然可以离开轮椅,借助拐杖站起来了!此后,秦艳每天都要让秦莉扶着自己的肩头练习走路。每当姐姐有些进步时,秦艳就会高喊号令:“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的幸福在哪里?”这时,秦莉就会伸出一只手分别指着自己和妹妹的胸口,回答道:“在这里,在那里!”意思是说,心想事成就代表着幸福。
     转眼到了2008年6月中旬,秦莉的全身关节肿胀基本消失,她激动地对秦艳说:“我现在无痛一身轻,真想插上翅膀去飞翔!”秦艳同样很激动,搀扶着她去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查。血液化验结果表明,秦莉体内的风湿毒素基本上消失了!秦业柱闻讯后,特地从呼和浩特赶到西安,见到秦莉借助拐杖稳稳当当行走的样子,当即老泪纵横。他紧紧拉住秦艳的手说:“艳艳,我们家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6月26日上午9时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在北校区李秀厅举行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人文学院副院长付少平教授介绍了“旁听生”秦莉顽强求学、与命运无畏抗争的感人事迹之后,给她赠送了一枚校徽,说她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名合格毕业生,这里永远是她的家。司汉武教授在发言中强调,秦莉和秦艳之间的手足亲情不是良药,却胜似良药;秦艳带着姐姐读大学后,姐姐的心情好了,身体的病痛自然就减轻了,觉得自己离健康又近了一步,最终创造了康复奇迹。最后,司汉武教授说:“秦莉是我的得意门生之一,以后她不管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找我,我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她……”
     毕业典礼结束后,秦莉和秦艳姐妹俩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随后,秦莉忙着撰写散文集《让阳光在心里灿烂》,而秦艳则踏上了求职之路。风雨如磐怎敌浓浓姐妹情,让我们真诚地祝愿这对好姐妹今后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好! □(选自《知音》2008年9月月末月版)

手机版|小黑屋|三肾网 ( 晋ICP备12008740号 )

GMT+8, 2025-5-2 03:18 , Processed in 0.12409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